您是否感觉自己夏季多汗,怎么喝水都口干口渴?
其实我们真正缺的并不水,而是津液!所以靠喝水是没用的,中医讲阴虚体质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津液不足,身体主润的东西缺乏,就会出现各种燥热的情况,现代人常食辛辣、熬夜等都是伤阴的行为,津液持续耗损就会感觉无精打采,短气懒言,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下面介绍的这款生津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生津茶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荸荠5个,麦门冬9g,鲜芦根2支,桑叶9,竹茹6g,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法用法】1.先将青果、荸荠洗净,去皮。2.黄梨洗净,去皮,切片。3.鲜芦根洗净,切碎。4.鲜藕洗净,切片。5.将上10味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6.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解表清热,生津止渴。
【应用】肺胃阴虚,外感风热表证。适用于素体肺胃阴虚,复微受风热外邪之证,症见身有微热、头痛鼻塞、口干咽燥、燥咳不爽、手足心热、不思饮食等。本方对肺胃阴虚之风热轻证尤为适宜。因阴虚者外感易于化热、化燥、伤肺,故本方也可作为阴虚之人预防感冒的保健饮品。
【方解】本方所主,为肺胃津伤,感受风热之邪所致,故治宜解表清热,养胃生津。方中桑叶甘苦寒,甘菊甘苦微寒,轻清灵动。桑叶清宣肺气,甘菊疏散风热,两药直走上焦以驱除外邪,共为主料。然素体阴虚之质,汗源不充,单用发散之品邪气不易外解,且有劫液耗阴之弊,必须滋阴养液以治病本,故伍用较多的滋润之品。其中麦门冬、石斛、芦根、藕、梨滋阴润燥,清热生津;青果、荸荠、竹茹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两组配料有标本兼顾之功。全方滋阴为主,兼以解表。
【使用注意】本膳适用于素体肺胃阴虚的风热感冒患者。外感重证或阴伤不明显者不宜,以免留邪。
清清润润的生津茶,天气热,出汗多的时候直接代替白开水特别的解渴,平时容易莫名就心烦气躁的也非常值得试一试哦!
文中图片转自网络
专家简介
于树臣 主任药师,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德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23年荣获山东省第四届药膳大赛 “山东省金牌药膳指导”称号,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荣获德州市“中医药+”营养膳食理论与技能大赛一等奖,并授予“德州市金牌药膳指导”称号。
专业特长:从业40余年,潜心研究中医药膳,擅长运用中医理论指导膳食,达到治疗各类慢性疾病的目的,并对亚健康状态起到有效的调理作用,做到“有病治病,未病先防”。
坐诊时间:德州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楼一楼名医堂4诊室周日全天;国医馆周三下午
电话:0534-7905206
供稿:中医辨证施膳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