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方便肾病患者就医,经过充分准备,德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于12月4日正式开诊,当日迎来不少患者前来就诊。患有多年慢性肾炎的李先生更是顺利完成“移植血管造瘘术”,有效保障了今后的规律血液透析。
今年50岁的李先生已经和“慢性肾炎”相伴生活了15年,7年前出现肾功能不全,自今年年初开始,他就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在近期,护士在为李先生进行透析时,发现其内瘘血管血流量明显不足。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透析顺利的关键,如果血管流量不足,将会导致透析不充分,从而诱发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营养不良等不适症状,进而发展为血压难以控制、贫血难以纠正,甚至继发甲旁亢、心力衰竭、尿毒症脑病等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得知市中医院肾病科开诊,李先生果断来院问诊。“难怪我最近总是感觉恶心、头疼,也吐过几次,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先生了解情况后,心中一惊。如何清除“生命线”上的“路障”成为他当下的首要问题。
肾病科鲁风坡主任接诊后,经过内瘘血管物理检查及超声检查,发现李先生瘘体段血管严重狭窄,同侧肢体和对侧上肢血管纤细。“常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畅通的方法是动静脉内瘘,但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检查结果,这个方法并不适用;如果应用半永久导管,考虑患者尚在中年,如果后期再次出现中心静脉狭窄情况,这一方法将使他再无通路可用……”思来想去,鲁风坡观察到李先生小腿段大隐静脉条件不错,结合内瘘血管情况,他决定为其进行“移植血管造瘘术”。12月9日上午9时,手术正式开始。鲁风坡带领团队医护成员按照术前精心设计的方案,经过60分钟努力顺利完成手术。
“足够的血流量是透析充分性的保证,如果内瘘狭窄、流量不足,会导致患者透析充分性下降,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鲁风坡介绍,目前肾病科以中医特色为主,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颇有效果,结合血液透析、中医药适宜技术等综合治疗方法,致力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医疗服务,提高生存质量。
专家简介
鲁风坡 肾病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从事血管通路专业十余年,曾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千佛山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透析通路建立与维护:前臂及肘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成形术、临时透析导管置入术、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腹透导管置入术等。
坐诊时间:西院区门诊楼二楼肾病门诊周五全天。
转自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