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关注点主要在患者瘫痪侧的胳膊、腿,然而所有脑卒中患者的头部CT或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均清楚地表明是脑实质出血或梗死,即病损在大脑,患者四肢肌肉或关节是正常的,并没有损害。简单地说就是脑子坏了,需要对其进行治疗,而不是治胳膊、腿。患者上下肢无力只是一个表象,其实是大脑调控出了问题而忽略了动作发生的过程,因此,直接导致治疗效果见效慢且不理想。
以中枢整合为目标的整体康复是一种新的康复理念,在此理念上衍生出来的治疗技术,即为中枢整合治疗技术:是以听理解、视理解为主的感觉输入,最终促使中枢整合出符合目前环境的正常模式下平衡框架的程序,认为有什么样的平衡框架,中枢就会整合出符合此平衡框架的肌力与肌张力。在这个过程中注重通过环境设计,患者主动参与及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对康复结果的影响。因此,中枢整合技术与传统的康复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方面:
传统模式:患者主要是被动运动:卧位接受治疗,或者是助力运动:坐位、站、位给予辅助,使用支具、拐杖。
新模式:患者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在动态中、在功能位,诱发动作主动产生;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动作,并且全部能够主动完成,以达到康复的目标。
二、患者康复训练的环境方面
传统模式:患者训练的环境常常处于静态训练或相对静态训练,训练结果与日常生活环境相脱节,与日常生活能力相脱节。
新模式:患者在动态、相对动态的环境中进行评估与训练,在不同环境中动态训练,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动态训练与日常生活环境相结合,将训练的结果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康复效果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应用,康复效果明显。
三、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应激表现方面
传统模式:在安全环境进行训练,没有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患者情绪心理不发挥作用,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患者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患者的功能出现异常模式,康复治疗进展缓慢,进步达不到预期。
新模式:相对危险、丰富的环境刺激,激发患者情绪心理反应,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类环境,形成反射性运动,治疗强度稳定性好,进展明显。
四、患者康复训的效果保持方面
传统模式:训练时在治疗时的提醒下,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各种训练动作中,大脑皮层时刻参与的随意运动,各种动作均受意识控制,康复效果在治疗室内可以达到训练目标,外部环境改变后,患者受环境营销注意力分配影响了运动安全性,不能维持训练的运动效果。
新模式:训练的运动要形成节律性运动、反射性运动,自动化,在应激环境训练,使患者真正的学会运动及多任务的注意力分配训练,可以使康复训练效果得到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
五、关注患者康复中认知心理方面
传统模式:仅关注运动本身,忽略了心理适应度变化对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估静态肌张力,忽略了张力变化的根本原因,仅将问题总结为“皮层下”没有从根本找出肌张力变化的原因。
新模式:动态评估训练中,时刻关注患者认知和心理变化,在进行环境设计训练同时也训练了认知和心理适应能力。经过全面的阅片和评估,发现导致认知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认知障碍的原因和设计康复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枢整合治疗技术突破框架式的思维,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对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细致地静、动态评估查体,紧密围绕日常生活能力、结合目标环境,设计行之有效地康复治疗训练方案,通过患者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判断,利用心理及情绪调控,打开患者接受、输出的信息通道,最终产生正常的行为模式。符合病人功能障碍的个体化环境设计,更加考量治疗师中枢整合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问题分析能力。面对功能障碍较重、病情复杂的患者,康复治疗师要找到问题的主线,为病人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疗效。
供稿:康复医学科 唐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