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人体易感到疲乏、失水和缺氧,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管破裂或阻塞,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近日,德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为一位紧急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刘先生(化名)实施了静脉注射溶栓术,效果立竿见影,患者从入院时的完全瘫痪恢复到出院时的独立行走仅用3个小时。
今年52岁的患者刘先生在工作时突然右侧肢体无法活动,吐词不清直到意识出现障碍,家属见状马上拨打了120,并送至德州市中医院卒中中心救治。脑病科值班医师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急查头颅CT,排除出血情况。时间就是生命!值班医生一边和患者家属沟通,一边紧急启动静脉溶栓程序,排除溶栓禁忌症,争分夺秒给予刘先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当特效溶栓药缓缓进入身体半小时后,刘先生的症状开始好转,肢体无力、吐词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
脑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元民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紧急病症,在救治时需分秒必争,如在发病4.5-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自理能力甚至工作能力。但是大于6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后,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此时即便采取措施,也无法挽回。因此,当患者感到手脚无力、说话吐词不清、视物困难、口角歪斜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脑卒中救治的黄金时段。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又该如何安然度过这个闷热潮湿的夏天呢?李元民表示,夏季人体水分流失较多,晨起后可以饮用一杯凉白开,补充夜间皮肤蒸发的水分;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果,鱼肉等饰物,补充体内所需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及过于油腻的食物,更不要因为贪凉而进食过多生冷的食物,以免刺激血管收缩加重不适。
“夏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适当安排午休,能够使体内的组织及器官充分地放松,预防组织缺氧的现象发生。”李元民强调,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在夏季要避免到高温及闷热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开窗户、开风扇、开空调等方式保持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不仅会使身体感觉到比较舒服,还能使情绪得到一定的舒缓。
专家简介
李元民 脑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常务委员,德州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如急性脑梗死动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曾于北京宣武医院、省立医院神经介入专业进修学习,对于经股/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脑血管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东院区二楼脑病一科专家门诊周一、二、三全天。
转自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