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自这天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专家简介:
刘昊雯
德州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等疾病。
春分:动静寒温共相济 养生重在“和”与平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句话说明春分时昼夜几乎是等长的,天地间阴阳也开始趋于平衡。所以,春分时节养生要以平和为期,要注重调和阴阳,抑制一下冬季旺盛的阴气,提升此时还略弱的阳气。养生时,补或泻的目的都是调整阴阳,以平衡为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保持阴阳的平衡、平和是养生的总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去做,在春分节气,更要注意身体的阴阳平衡。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德州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科副主任医师刘昊雯给出以下建议。
饮食:寒热均衡更滋补
春分时节,饮食要注意清淡,多吃时令菜。春季时令菜包括养阳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滋养肝肺的草莓、青梅、杏、李、桑椹、樱桃等。
这时饮食的原则也是阴阳平衡,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食物;在食物的搭配、烹调上,也要注意阴阳互补。要禁忌偏热、偏寒也就是大热、大寒的食物,要保持寒热均衡。既不要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大寒的食物。如果要吃,一定要调和,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一定要佐以葱、姜、蒜、酒、醋类温性调料,可缓解寒性食材的寒凉属性;又如要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则要配上鸡蛋、鸭蛋等滋阴的食品;在食用羊肉等热性食物时,也要配上一些滋阴食材,以达到阴阳平衡、阴阳互补之功效。
春分时节,要多喝水,因为春天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多饮用水、粥、汤,可清除肝热,及时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但不适合饮用过于肥腻的汤品。
起居:午后锻炼更养生
在起居方面,由于春分时节天气逐渐暖和,但是昼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注意增减衣被,着衣宜下厚上薄。老人和小孩子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可以多晒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春分属于仲春,该节气平分昼夜、寒暑,此时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的重要时机。因此,日常应早睡(宜在亥时[21:00-23:00]入睡),避免熬夜有助于养肝,也有利平衡阴阳。为缓解春困,中午可适当午睡一会儿,但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即可。
此外,春分有不少多发病,如高血压、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预防这些疾病、增强免疫力,应当多到户外锻炼身体,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为首选。不过,早春日出的时间较晚,早晨空气中氧气不足,故不适合晨练。因此,运动时间可选择在下午2点至7点之间。
情志:心平气和为肝脏减负
春季对应肝脏,肝的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黄帝内经》说“怒伤肝”。春分时节易肝阳上亢,肝脏疏泄功能失调,肝气不疏,郁热化火,就会导致心情不畅,造成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要避免情绪波动,做到心平气和,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转自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