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病例筛查最关键的一环,也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首要标准。近日,记者走进德州市中医院的PCR实验室,实探核酸检测的“德州速度”。
在德州市中医院PCR实验室,采集后的核酸标本将转移到这里进行检测。实验室自2020年7月建成以来,至今共进行了52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我们不但承担周边群众的核酸检测,同时还承担着市场监管局进口冷仓的货物及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市直高中、大、中专学校以及周边二级医院等群体的检测任务,样本数量巨大。”检验科主任钟延法介绍,该实验室共有8名检验技师,他们每天需要承担约2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因此核酸检验技师需要连续24小时轮班倒,昼夜不停地工作。
德州市中医院PCR实验室主管技师高彦娥介绍说,他们每天“全副武装”走进实验室,完成样本核收、样本灭活、标本提取及试剂配制、标本扩增、结果审核等系列环节,最后给出一个关键性的判断,一张张核酸检测报告,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整个核酸检测的流程就像流水线,现场3名检测人员负责各自任务,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防护服让人倍感闷热,行动不便,加之实验室密不透风,待久了会有头晕喘不上气的感觉,护目镜上也常常雾气弥漫,视力也会受阻。”高彦娥表示,尽管如此,为了节约防护服,并尽快完成核酸检测,检验技师经常一套防护服穿一天,“每次进入实验室,都要待上7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透过双层橡胶手套,记者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检验技师手上浸满的汗液。当他们走出实验室,脱去厚厚的防护服,背靠更衣柜稍事休息时,熬红的双眼、衬衣上清晰可见的白色汗碱,无一不显示着检测一线的繁忙和辛苦。
晨兴走、带月归,这是病毒核酸检验技师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虽然没有直面患者,却是距离病毒最近的“测毒人”。一批接一批的新的核酸检测样本正被送进实验室,隔着厚厚的玻璃,我们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以不舍昼夜的默默奉献,满负荷的辛苦付出,为广大市民筑牢了健康屏障。
转自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