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其急症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有关。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除此以外,适当运动也是“控糖”必不可少的辅助疗法。
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持之以恒。为了避免低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并携带糖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是一项基本措施。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规律的运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使血糖稳定下降并提高胰岛素的作用。
运动可以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提高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流和供氧能力,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的、有规律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糖尿病人运动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
(一)1 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饮食和胰岛素作用的时间来锻炼,避免在用药所致的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进行。糖尿病人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二)2型糖尿病的运动注意事项
1、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宜适中,一般来说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2、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每天坚持。每日坚持适量的运动,常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运动需要消耗能量,既可减轻体重,又可加强糖的利用,从而减少血中葡萄糖的蓄积,达到降糖的目的。
3、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餐后进行。运动宜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进行。因为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既会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又可因没有服药使血糖过高。而餐后血糖相对平稳,适合运动健身。
4、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在户外进行。并不是任何运动都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只有“有氧运动”才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如氧气不足会增加心肺负担,对健康不利。
5、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忌运动。
6、2型精尿病患者当出现较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时忌运动。此时要严格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因为稍有不当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及下肢坏死等情况的发生。
7、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时忌运动。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运动不当可加重眼底病变。
8、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病时忌运动。运动过量会加大肾脏的血流量,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使糖尿病肾病加重。
9、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等应激情况时忌运动。此时机体处于应激期间,血糖很不稳定,运动不当易使病情恶化。当然,除了存在急症情况之外,糖尿病患者也没有必要完全卧床休息,而必须坚持一定量的运动。关键在于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需要适宜。如果坚持好以上原则,每日适量运动可以辅助降糖。
科室简介
内分泌一科(东院区内分泌科)
——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内分泌一科(糖尿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齐全,中医特色突出,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疗效显著。科室现有高级职称专家3名,硕士研究生4名。担负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牵头成立了德州市糖尿病协会,德州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系列中药制剂,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的中西医诊疗水平。科室配有糖尿病足诊断箱、糖尿病足治疗仪、四肢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神经肌电图机、多功能全定量特定蛋白金标检测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中药熏蒸机等中西医诊断、治疗设备。依托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对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并发的胃肠病变、皮肤病变等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诊疗效果好。
联系电话:7905049(病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服用中药或配合中医适宜技术外治法,常可迅速改善口渴、乏力、肢体麻木、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
有效防治并发症: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明显改善病变的进展和恶化。
整体调节作用:中药既有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加用中医药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