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许某某,男,51岁。
初诊:2018年6月10日。主诉:两膝关节肿痛2年余。现病史:两膝关节肿痛2年余,左甚于右。初起关节痛沉重,3个月后发现关节部位肿胀,屈伸不利,半年后加重,僵硬强直,左膝关节拘挛,腿不能伸直。曾服中药治疗(汤剂,药方未保存),效果不显,病情逐渐加重。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服药治疗后疼痛减轻,但左腿仍不能伸直。体格检查:右膝伸直0°,屈曲90°;左膝伸直-10°屈曲80°。屈曲活动受限。髌骨研磨征阳性;舌质胖而略暗,边有齿痕,苔白略厚腻,脉缓无力。中医诊断:痹症。证候诊断:着痹。西医诊断:膝关节炎。治法:祛湿通络。处方:三仁汤加减:
杏仁10g,白蔻仁10g,生苡仁10g,半夏12g,
厚朴10g,通草6g,滑石20g,木防己10g,
秦艽10g,海风藤10g,鸡血藤15g,乌梢蛇12g。
5剂,水煎服。
复诊:上方服5剂后,关节沉重减轻,自觉活动有轻松感,屈伸亦觉松利。查其左腿仍不能伸直,活动度如前。初诊见功,效不更方,原方再服10剂。
药后复诊,左膝关节粗肿渐消,伸直明显改善。上方去乌梢蛇再服,每日1剂,连服10剂。患者来告关节疼痛已除,活动已自如。查其左腿已基本能伸直。上方5剂研细末做成水丸,每服10克,日服3次,以善其后。
按:证属着痹,因湿邪痹阻关节,气血不通而发病。迁延日久,筋脉失养,渐致拘挛强直而屈伸不利,即经云“大筋软短”、“软短为拘”之证。病非一日而起,治时不可急于求功。故以三仁汤平缓之剂缓缓图之,求其邪祛而不伤正气。
方中用杏仁开上焦肺气,以通调水道。白蔻仁辛温芳香,燥湿醒脾,并配以半夏、厚朴燥湿行气。薏仁健脾且淡渗利湿,配滑石之渗利,使湿邪从小便而驱。汉防己、秦艽祛湿蠲痹,海风藤、鸡血藤、乌梢蛇通络以达气血。诸药配伍,祛湿通络,使湿从三焦而祛,则经络通,气血行而筋得其养而自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