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针灸、针刀、中医届同仁:
为继承和弘扬中医针灸、针刀学说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交流中医针灸、针刀的研究进展,特邀请世界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院士、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燕池教授学术继承人马淑然博士、山东省中医针刀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刘方铭教授、科技工作者等参加此次论坛活动。定于2021年05月22-23日在德州市召开山东省泰山科技论坛暨首届德州市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现通知如下:
会议内容
2021年度泰山科技论坛—古针新用疼痛治疗研讨会。
届时将邀请石学敏院士、马淑然教授、刘方铭教授等国内中医界泰斗、著名专家,授课内容包括醒脑开窍针法在中风领域的应用;浮针对肌肉性疾病的快速治疗方法;针灸针刀的前世今生、理论渊源、创新发展;针刀治疗颈型头晕、腰痛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颈肩腰腿痛治疗的经验分享等。
会议时间、地点
(一)会议时间:
5月22日上午7:00—8:30报到
5月22日8:30—18:00开幕式及院士、教授学术报告
5月23日8:30—11:30学术报告,会后扫码领学分离场。
(二)报到及论坛会议地点:
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E座综合路演大厅(手机导航搜索: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南门,即可到达)
(三)会场接待联系人:
张 佩18045182807
钱振东15621819148
参加人员
德州市及周边省市区县的针灸、针刀、中医相关专业的人员均可参会。请参会同仁填写参会回执并于5月18日之前发送至电子邮箱: 719183866@qq.com 。
会议说明
本次论坛为公益学术论坛,所有参会人员免费参加。大会举办方负责参会人员22日的中、晚餐,住宿及往返交通费用自理,请自回单位报销。参会人员将会获得继续教育学分。
联系人:
苏艳云 郑世萍 0534-7905204
许海涛 15169717177
张佩(大会秘书):18045182807
组织单位
主办: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德州市中医院、德州市中医药学会
领衔专家简介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天津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开发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类新药“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二者结合形成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科技部及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共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43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6项。他还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中由他主编的千万言巨著《中医纲目》被专家誉为继《医宗金鉴》之后的一部中医临床划时代巨著。2007年,出版英文版《石学敏针灸学》,推向欧美,深受欢迎。已被美国针灸考试委员会指定为考试指导用书;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自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天津市科技优秀工作者、十佳医务工作者等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石学敏院士又荣获何梁何利奖。200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2006年12月,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荣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颁发的“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14年荣获“国医大师”称号。
马淑然,女,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需门诊专家。清代御医韩一斋、北京妇科名医刘奉五、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燕池教授一脉相承的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刘燕池名医传承工作站负责人,北京市朝阳区首批和第四批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作指导老师,在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设立马淑然名医传承工作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五脏应时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的赴美访问学者。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老中医传承信息分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促进会副会长等职。擅长治疗:善于针药并用调理内、妇、儿、皮即骨伤科疑难杂症。
刘方铭,男,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疼痛科主任,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康复系副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国家中管局“十二五”康复(疼痛)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第二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中医针刀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导师。山东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刀微创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针灸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针灸学会针灸与疼痛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中医药会理事等。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刀法手法学》副主编、全国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副主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编委。首倡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和“射频针灸”概念。擅长中医“遍诊法”诊疗“脊柱区带病”等内科疑难杂症。擅于运用中医微创、针刀镜、射频、臭氧、等离子、银质针、针刀、经筋刀、针灸、手法正骨等中西医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各种类型疼痛性疾病,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曾获省政府“中医工作先进个人”三等功奖励。科研著作:脊柱区带病的临床治疗和脊柱生物力学研究、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省政府“以针刀微创技术为核心的中医特色疗法在基层推广应用科技惠民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主持省卫计委“强基工程”针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主持济南市科委“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项目。著有《针刀治疗神经根痛型颈椎病》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