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说的就是初春到来,气温回升,但这个回升是一个渐变过程,气温会忽高忽低,天气会忽冷忽热,这时候,肌肉和皮下组织血液流动较差,持续受凉和温度反差,可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关节疼痛。
“尤其对很多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每年春天,是他们关节疼痛频发的季节。”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骨伤科副主任侯岩珂介绍,骨关节炎主要是关节的保护层(关节软骨)发生退化、磨损,人体所有关节部位都有关节软骨,骨关节炎在这些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一般所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即骨刺)、腰腿疼痛等,都属于骨关节炎范畴,该病可影响整个关节,导致肌肉疼痛和行动不便。”
护关节重在软骨,软骨退化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随着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软骨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胶原蛋白和钙;另一方面,关节活动(时)软骨不断磨损,胶原蛋白和钙不断消耗,且人体内不能自行再造产生,需靠外部补充。“就这样,一边消耗,一边无法补充,软骨退化就会发生。”侯岩珂说。
侯岩珂认为,要拯救关节,应该先拯救关节软骨,为它补充足够的胶原蛋白和钙,不仅仅要补钙和胶原蛋白,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的也是关节养护中容易缺失的部分,维生素D3是钙的好搭档,能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K2能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上,所以任何单一补充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春天是养护关节的好时机,具体措施包括:首先是合理的运动。关节运动对维持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起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把上下楼梯、登山、远足等作为经常性的体育锻炼,以减少对膝关节的负荷,而骑车、游泳、散步等是较理想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同时,仰卧抬腿、空蹬自行车,都是很好的保护膝关节的运动。
其次,日常保暖很重要。注意日常保暖关节处,虽然现在天气温度在不断地上升,但是还是要合理的注意保暖,特别是已经患有骨关节病的患者。
最后,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走路时的身体姿势,不要扭着腰干活、撇着腿走路,避免长时间下蹲。日常下蹲动作最好改坐小板凳。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注意经常变换姿势。比如,站立一段时间后可以抻抻腿、扎扎马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关节的良好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中老年人体内产热能力较差,血液循环也没有那么旺盛,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影响。“所以中老年朋友在冬春季节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运动要适度适量,避免受伤,这样才能保护好关节软骨。”侯岩珂说。